名义(第2页)
但没想到邓玘滑跪得非常快。
初八凌晨,邓玘派亲信偷摸摸出城,表示接受刘今钰的提议,但有一个条件——
大同社必须先打下临湘城。
赵得柏难以理解,“攻打临湘对邓玘有何好处?是希望我部分兵,还是借此拖延时间?”
刘今钰却大笑道,“邓玘这是把我的话听进心里了!”
她琢磨一阵,脸上还残余着些许笑意,“当然,也或许他有别的小心思。但,没关系,临湘本也是要取的,且让邓总镇看看我社攻城的本事!”
……
崇祯八年八月二十日,启明城。
兄长打开窗户,略带凉意的风吹了进来,王石耳畔启明城车水马龙的声音更加清晰,繁盛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明日便回家,”兄长的声音有些轻,“今日叫他来见我。”
王石心头一震,一时忘了回话。
他们到邵四个月,或在昭陵各处游历,或在启明城休息,甚至还去了启明大学旁听,但就是没去见他的侄儿,他兄长也不允许他侄儿来见他们。
这个时候,兄长突然要返回衡阳,还要见他侄儿一面,是准备做什么?
兄长再次说话,“我要当面问他王夫之,是选圣学还是所谓新学,是选王家还是大同社。”
王石惊骇不已,“大兄,三思!”
“何止三思!”兄长轻飘飘地笑了一声,“三十思,三百思,三万思都有了!”
兄长转过身来,瘦削的脸庞宛如一把匕首,坚硬锐利,“我原以为,大同社不过是心学一支,无非比李温陵更激进一些,却不想……”
兄长冷笑两声,“不想大同社非理学,亦非心学!彼等何止不尊天理,更视天理为一驭民工具,所谓伦理道德,有用便用,无用便舍!
“依彼等所言,皇帝为唯吾独尊,用寒门取代贵族,而寒门或能读书,却无钱习武,故文武兼备之君子成文弱书生,进而崇文抑武。
“再如妇女,何以汉时皇帝不以娶寡妇为耻,而自宋后,寡妇竟连改嫁都被声讨?原因竟是汉时人少,需寡妇再嫁生子以增强国力!
“在大同社看来,没有万世不易的道德,只有维系一家一姓之统治的道德。道德既然可变,他们自然也能更易道德去实现他们的目的。
“若信了大同社,则名教不存,甚至三千年华夏变为无仁无义的蛮夷之地。昔日鞑元野蛮愚昧,不知治国,圣学尚能喘息,然则大同社……”
他神色淡漠,却不难看出被强行压下去的愤怒和恐惧,“一旦大同社成了事,则以夷变夏,将在明朝!
“大同社推崇之理念,比陆王邪说更为荒唐,我王家耕读传家,奉濂洛为正学,绝不能与之同流合污!”
劝说的话到了嘴边全咽了下去,王石已能确定,兄长是打定了主意要与大同社划清界限。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兄长岂能忍受一个追崇他眼中邪说的儿子?
王石长长一声叹息,“大兄,你在这稍等一段时间。”
他起身走到门口,迟疑一下,还是推门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