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第1页)
八月二十六日,夺取巴陵、将“突围而出”的邓部“驱”至武昌府通城县的刘今钰水陆兼程,在未初回到启明城。
几乎没有歇息,她当即召集本部理事开会。
自她以下,大同社社长及理事八人,包括本在桂林牵制粤西明军主力的邓大刀也在之前被她提前召回,尽皆参会。
“除了崇祯四年十一月设立理事会那一次,近四年时间,这似乎是理事会成员第一次全部参会。”
刘今钰环视一圈,那个寒冷冬天的回忆似乎已经模糊,连同着眼前这些属下、战友甚或可称“信徒”的面孔,也忽地熟悉又陌生起来。
他们个个正襟危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紧张、恐惧,还有亢奋。
她目光一凝,沉声道,“想必大家都晓得我有大事要说,我嘛,也不喜欢卖关子,确是大事。但在此之前,我有别的事要先说。”
除杨文煊和唐景宽外,众人身体微微前倾,她尽收眼底,“南楚的战事告一段落,但还有一场战事,肃清我社内部流毒的战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几个理事多少有些紧张,她只继续往下说,“令我欣慰的是,你们几人中没有蠢货,晓得规矩的重要,没人犯事。
“只是,日子还长!你们要谨记,理事的位置不好坐,很多人盯着。我不求你们做圣人,我也不是圣人,只要你们守规矩!
“规矩是甚么,应该不必我多说了罢?”
众理事纷纷表态,甚至当场发誓,刘今钰拍拍桌子,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了。
“记住了,守好规矩,该给你们的好处不会少;办好事情,该给的奖赏更不会少。大同社善待百姓,更不会亏待自己人。”
说罢,她话锋一转,目光投向唐景谦,“唐理事,你要辞任理事么?”
众人神情各异,唐景谦却十分平静地说道,“社长,职下老病,已不堪重负,岂能贪图权位,尸位素餐,请社长批准。”
刘今钰沉呤一声,却看向其余人,“唐理事辞任,你们有甚么看法?”
唐廷瀚和唐全毫无反应,其余理事则是你看我,我看你,也没憋出一句话。
“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我来说。”刘今钰一开口,众理事便都看了过来,“唐理事既然主动辞任,我也不好挽留,如果大家没其他意见,我便同意了。”
便是有其他意见,刘今钰说了这话,除了杨文煊,谁人敢说一个“不”字?
唐景谦恭恭敬敬地答谢,唐廷瀚却难掩失望,唐全则垂着头。
其余人也都沉默,但各有心思,邓大刀面色略显沉重,刘麻怪暗自窃喜,罗康置身事外,好像并不太关心这事。
“唐理事辞任,便多出一个位置,因而我突然想到,因为立社仓促,后又事务繁重,一直没有制定理事选任、离任的章程。”
刘今钰说话时轻描淡写,听者却无一人不悬起心来。
“我是这么想的,将理事任期定为四年,任期一到,即从社内重新选任,暂不做连任限制,但能力和经验上需定下相应要求。”
邓大刀、唐廷瀚、罗康皆面色一紧,刘麻怪、唐全更是惊骇。
连唐景谦也皱起眉头,余光发觉众人欲言又止的样子,他心中一笑,便发挥起自己的余热。
“社长,重新选任理事,未免太突然,社员还分散在南楚、粤西两地,一时间召集不齐。何况明军虎视眈眈,各社员身处要职,不好轻动。”
刘麻怪和唐全两人顿时生出希望,却不想刘今钰轻轻摇了摇头,“如今明廷没兵没粮,打不起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