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页)
桥两侧看似随意点缀的夜明珠,实则每一颗都暗藏着监视法阵的节点,将桥上的一切动静实时传递到不知名的暗处。
侍女们推动宝座的脚步精准划一,每一步都落在桥面预设的凹槽中,避免了任何可能引起注意的震动。
透过被药物模糊的视线,只能看到湖中锦鲤拖着长长的、不自然的尾鳍,僵硬地摆动,仿佛提线木偶。
这看似世外桃源的景致,细看之下,处处透着精心粉饰的虚假与冰冷的控制。
宝座无声地滑入水晶宫的大门。
没有门槛,地面是整块的水晶,与外部的玉石栈桥无缝连接。
然而,就在进入宫殿的瞬间,空气仿佛骤然凝固。
外界温暖湿润的花香被一股干燥、冰冷、带着淡淡消毒药水气味的气息取代。
光线穿透水晶墙壁,变得锐利而失真,将殿内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幽蓝的冷光之下。
声音在这里失去了温度,侍女们轻微的脚步声被无限放大,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撞击着水晶墙壁,发出刺耳的、玻璃碎裂般的回响。
眼前的景象不再是玲珑剔透的仙宫楼阁,而是如同一个巨大的、被掏空了内脏的水晶标本盒,空旷、死寂,充满了非人的秩序感。
宫殿正中央,那巨大的圆形水池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
池水并非清澈,而是呈现出一种粘稠的、诡异的淡蓝色,如同融化的蓝宝石溶液,散发着足以冻结呼吸的寒气。
这寒气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从池底不断涌出的气泡带来的——气泡破裂时,会释放出微量的凝魂散雾气。
池底与池壁并非浑然一体的水晶,而是由无数块六边形的水晶砖拼接而成,接缝处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透过这些透明度极高的水晶砖,可以清晰地看到下方与四周密布的管道、齿轮和闪烁着符文的金属结构。
粗大的黄铜管道如同巨蟒般盘绕,连接着一个个刻满符文的银色箱体;精密的齿轮组咬合转动,发出低沉的嗡鸣;淡蓝色的液体在透明的管道中循环流动,时不时有气泡升腾。
这里与其说是水池,不如说是一个精密运转的、裸露着内部器官的巨大机器的核心。
宫殿的墙壁,那些从外部看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水晶,从内部望去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它们并非完全透明,而是呈现出一种类似毛玻璃的效果,将外界的湖光山色、奇花异草扭曲成模糊的、跳跃的色块,如同醉汉眼中的世界,又像是劣质的哈哈镜。
光线可以毫无阻碍地从外面照射进来,将内部的一切细节暴露无遗;但身处其中的人,却无法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任何景象,甚至连靠近墙壁观察,也只能看到自己被扭曲拉长的、模糊怪诞的倒影。
这种被称为锁影晶的材料,是帝国炼金术的最高杰作之一。
它完美地实现了单向透视的功能,将囚徒置于一个被全方位窥视,却又与外界彻底隔绝的透明牢笼之中。
慕容轻烟甚至能感觉到,那些无形的目光正透过这些扭曲的晶壁,贪婪地审视着她被束缚的身体,品味着她的痛苦与绝望。
此刻,水晶宫这个名字显得无比讽刺。
这里没有丝毫宫殿的温暖与生气,只有冰冷的机械、刺骨的寒意和无处不在的监视。
每一处精美的设计,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施加痛苦和控制;每一寸华丽的装饰,都散发着死亡与绝望的气息。
这是一座建立在极致美学之上的、最高等级的透明囚笼,一座以剔透水晶为墙、以刺骨寒水为床、以精密机关为锁链的活体地狱。
凌霄宝座的最终目的地,便是这水牢中央,那即将升起的、唯一的立足之地——白玉莲台。
而等待她的,将是比之前所有折磨加起来,更为漫长和绝望的囚禁。
白玉莲台从池底升起的过程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祭祀舞蹈。
池水先是泛起一圈圈涟漪,接着中央出现一个漩涡,水面下隐约可见机械结构运转的幽蓝光芒。
莲台上升的速度极其缓慢,几乎难以用肉眼察觉,只有通过水位的细微变化才能确认它确实在移动。
这缓慢的升起是刻意为之——要让受缚者充分感受希望被一点点碾碎的过程。
莲台表面雕刻的莲花纹路并非装饰,每一条纹路都是精心设计的导流槽。
当它完全升起时,这些纹路会与池底的管道完美对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莲台边缘镶嵌的十二颗镇魂珠开始发出幽蓝的光芒,与池水的颜色相互呼应,将中央区域映照得如同幽冥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