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佳至(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多谢。”秦惟熙很快一手大方接过。

裴青愣了愣,她以为她不会接。

裴青道:“那我走了。”

“你想退婚?”身后却忽然响起一声温语。

裴青转过身。

“你求我。”

裴青不由张了张嘴,深吸一口气。

但对面的姑娘却眉眼弯弯:“眼见为真,不要随意诋毁别人。你等我消息。”说罢,秦惟熙再不作停留,上了石阶走向家宅,却摆了摆手:“不送。”

只余下裴青在原地错愕。侍女在旁提醒道:“小姐?你怎么哭了?”

裴青扯起衣袖擦了擦:“无事,沙子进眼睛了。”

她想退婚,她没有一日不想退婚,但陶家无一人肯为她出这个面。至于宫里面的姨母,她每次的进宫哭诉抱怨,都会换来姨母同样的一句话。

“姨母是皇后,姨母有很多的无可奈何。”

但现在有一个姑娘,她初回故土她便与她屡屡争锋相对的姑娘,来问她你想退婚?她话语里留下的含义也分明是在告诉她,她会助她。

梁禧!

还有方才那个姑娘里无畏的眼神,她从前也在另一个同龄的姑娘明目上见过。她回身看向身后的侍女,抿了抿唇,什么也没有说。

回到听雨轩后不多时,罗聆下值归家,得知姚子竹在郊外母亲的庄子上,一番失笑后,又多派了几名罗府的心腹去看守姚子竹。宋子今在心里盘算一番,道:“公子,姑娘,这姚小贼应是在隐瞒着什么。看他那躲闪的眼神。我想既然璞娘会画容,不如由我去趟梁家。那钱氏的内宅经常换随侍婢女,不如我借着府中侍女的身份去探一探,说不定会发现什么。”

秦惟熙看到了今日姚子竹的异样,但木童还活着,倘若这个时候让子今深陷梁家,若有性命之虞,她又如何与木童交代。她道:“阿兄,子今,便由我去。”

罗聆摇摇头,道:“梁家三子梁朗近来有些不对劲。小妹,你已将死过一遭,阿兄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你去的。但罗远经常在阿兄身边,一举一动恐会引起梁家父子怀疑。阿兄会另派府中他人去查探一番。”

宋子今这时道:“公子,有些时候还是女子行事方便的多。梁贼城府极深,若是一个陌生大男人忽然入府,他恐怕会多加留意。我会功夫,且平日里隐在钱氏居住的内宅,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再说有罗远暗中相护,我们大家伙都在京城里。”

“子今,不可。”

宋子今却笑了笑,向二人辑礼:“公子,姑娘,就这般说定了。梁宅虽险,但我会为木童好好的活着。”

子今就如那日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初见般,决绝果断,这一次无论罗家“兄妹”二人如何否决,她都去意已决。

夜去晨归,端午佳节悄然而至,这一日又逢大夏皇太后七十整大寿。

帝京城内张灯结彩,康乐帝于前一日派陈桂贻送去了寿礼,最后陈桂贻原封不动地拿了回来。但丁维却下了山。

东宫内,丁维道:“老祖宗说了,年岁大了她越发喜静,今年殿下与各位小主子们就不必上山了,这霞光顶的大门就不对外开放了。”

今年为赵祖母的整寿,几个小辈都想着上山祝寿,但丁维的话语里透着毅然决然的果断。虽然都精心准备了礼物,却也知登霞光顶无望,便让丁维将他们送与皇太后的寿礼一并带回霞光顶。丁维欣然应允。秦惟熙还托罗聆带去了璞娘亲手包的粽子,及那双亲手缝制的带着木芙蓉花样的绣鞋。

最后陶青筠提议不若去小蓬莱,这个时节正是桃花漫山遍野的时候,在桃花树下漫步再饮上一壶清酒,岂不快哉。若是能再见上朱若一面,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一次六人同行,秦惟熙还叫上了赵家姐弟二人。因那日遇刺一事,陶青筠执意要带上发财,并知会罗聆将罗远一并带上。陶皇后也因此事,嘱咐姜家兄妹二人带上了阿肖与紫姝。

到了端午这一日,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前往了小蓬莱。

山脚下,几人遇到了正赶马车而来的崔律与接踵而至的褚夜宁与松阳九曲主仆三人。崔律说皇太后得知他们几人在小蓬莱,便让他送来了一些端午吃食。

得知皇太后一切安好,姜元珺命属臣阿肖赏了佳节赏银给崔律,崔律笑着接过。最后几人对着东方初升的太阳作了辑礼,异口同声地道:“愿祖母年年岁岁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就如同少时的他们每一年都会这般。那个时候皇太后会开心的笑中带泪,再拿出八个绣着吉祥如意的小荷包,里面放着她的私房银子,再一一的分发给她们。

平安见他们如此,也学着他们的模样:“愿祖母。。。。。。”

赵姝含立时打断他:“平安,是姑祖母,跟着我说。不着急,耐心想一想在家里我是怎么交你来着。”

平安扭捏,却很快地答:“姐姐,我知。”

“愿姑祖母,笑口常开!”

几人立时哈哈大笑,又再次动身朝蓬莱而去。朝阳映在几人的周身,都面带着舒畅的笑意,宛如回到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