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0210(第2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作物的产量如何呢?跟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的作物对比有什么差异吗?”问话的是秦贤文,他已经确定了这些神似外星人的“生物”是真的外星人,说不好奇是不可能的。

万物算了算才说:“我们星球上粮食种类不多,但产量都还不错。按照安源星球上的计算单位、亩产量计算,我们产量最低的一种粮食,也能保证平均亩产量在2000公斤以上。”

“两千公斤?!四千斤!”秦贤文下巴差点没合上。

就这还是产量最低的?

那高产得高产成什么样啊!

“这也是我们普遍使用培育室的原因。”万物语气认真,“不知道你们星球是什么情况,但在我们星球上,高产粮种在土地里生长会加速吸取土壤里的营养物质。种一茬之后,至少需要停一茬的时间,否则土地恢复不过来。”

种一茬土地就不行了?

秦贤文心想,那这农作物对土地的“破坏力”可真够强的!

莫非晚思索片刻,道:“在我们星球上,一般只有长期耕作,才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可能这也跟粮种生长习性和最后的产量有关,你们的最低产量,差不多就是我们的最高产量了。”

“所以你们的粮食都种在地里,我们的种在培育室里。”下勒眺望远方,轻轻叹了口气,“看到你们的农场,我现在觉得我家的根本不是农场,而是一间间封闭的科技屋。”

“换个角度想想,这里是原始农场,而你们的培育室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反哺农业的科技农场。既能解决星球居民饮食,又能保障星球土地肥力,岂非两全其美嘛。”莫非晚真心这么觉得。

土地好是好,也确实是农业的根本。但土地肥力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不说蓝星,就是安源星球,也不能连续不间断的一直种植。

不过万物的星球……

那么强悍的农作物,倒是让她想起了蓝星上变异的植株。

土地质量下降、土壤肥力不能保证自己的生长环境,部分植物的根系就能在土壤里移动。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活下去。

莫非晚领着万物等人往升平农场里走,没走大路,拐去了种着蘘荷的小山谷。

“升平农场分成了古代区和现代区两大板块,现代区一切自由,但古代区里所有的一切都很原始。你们可以理解为‘只能使用双手和过时的农具耕种’,比较辛苦费体力,但却是我们现在穿的这身衣服,所代表农民们的日常。”

万物低头看看身上套着的粗糙衣料,慢慢说:“粗布麻衣?”

莫非晚点头:“是的。”

说话间,脚下的小路变得崎岖不平,她们走到了山谷里。

这一小片山谷基本没有任何改造,除了种植蘘荷的那十六小块地,所有的一切都维持了本来的模样。

山石与灌木丛、野花野草长在了一起,树木枝桠倾斜茂盛,高低错落,有的甚至挡住了她们前进的路。

2024在旁边指引:“左前方12米有一块凸起的岩石,被野草遮盖,行走时请注意!右侧7米有一条体长2。1米的王锦蛇,请注意避让!”

妈呀,两米多的蛇!

秦贤文赶紧往2024身边靠了靠。

升平农场里虽然偶尔也出现过蛇,但次数很少很少,且他看到的两条都是细细长长的水蛇,一点威胁力没有。

他是水稻组玩家,除了好奇去过山上看铁皮石斛,压根就没来过蘘荷种植地,哪知道这里会有这么大的蛇啊?

蘘荷组玩家这么强吗?一点不怕蛇?农场里论坛上怎么从来没人说过啊?

虽然比不上异合果果园,但他们升平农场可多半都是平原!出现蛇本来就不正常嘛!

不过这个机器人好全能哦!

秦贤文忍不住多看了2024几眼。

朝着成熟蘘荷地点,沿着最短路线又走了几分钟,蘘荷组负责接待的玩家跟她们碰头了。

是‘农业大牛’和‘种田小白’。

两人也是《农场》老玩家了,现在同为蘘荷组正式员工,非常熟悉蘘荷的种植生长和收获全过程。

这条通往采摘成熟蘘荷果实的路线十分精妙,路上会依次经过蘘荷幼苗田和开花的蘘荷田,最后,也就是第三站到达收获果实的田野。

种田小白走在最前面,轻车熟路地绕过低矮的灌木丛,弯腰避开头顶垂落的枝叶,走了一会儿就指着一片绿油油的、被木篱笆围住的田地说:“这块田里就是前不久刚移栽过来的蘘荷幼苗,你们可以过去看看,它们长得非常好。”

近一米的小绿植,杆子细细的,叶子长长的扁扁的。农业大牛在旁边介绍蘘荷幼苗,万物伸手摩挲了两下它的叶子。

手指一伸一比划就得出了数据:叶片长度在25厘米左右,但宽度却只有5厘米左右。整体是绿色,植物杆子左右两边、从上到下长满了细长叶片。

属于是一眼就能看完的植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