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3页)
十来年前洱南旅游业小火一阵儿,当地很多人都跟风搞起民宿餐饮旅游服务,准备宰客一条龙。还没赚到钱呢,风头就消散无踪,亏得是血本无归。
他们只能重操旧业,打鱼养鱼,为第一产业做贡献。只是没想到,网络发达了,全国供销地打通,洱南这边养殖成本比其他沿海地区高多了,大规模也发展不起来,于是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
旅游业稍稍有点起色,距离半死不活的线是高了一些。但新时代游客脑子精明不少,也不喜欢吃咸鱼干鲍。养殖业供大于求,甚至是卖不出去,养殖户们唉声叹气。
他们往渔村走,要下一条堤桥,远观这地方发展水平还停留在二十年前,很多房子由于海风侵蚀原因,比房龄还要破旧。
很多街边卖小首饰、贝壳风铃串、丝巾纪念品的。好不容易有阴凉一点的地方,尺绫才勉强能睁开眼。
他看到有卖墨镜的小摊,停下脚步。
小摊贩见到又是摄像机,又是化妆帅哥,立马知道大生意要来了。赶忙上前招呼。
“买一个吧,都是真材实料,外国尾单,很好用的。”
尺绫拿起一个纯黑的墨镜,款式很基础。小摊贩赶忙说:“可以试戴一下。”
其他人停下来等他。尺绫试戴,虽然说不上舒服,但也还算合适。
李沉星主动帮他问:“这个多少钱。”
“59。”小摊贩自信报数。
听到这价格,向晓把尺绫脸上的墨镜取下来,摸着上面的毛边,粗糙的塑料材质,瞪大眼睛,“你管这要买59?”
“好货的。”小摊贩依旧自信满满。
“这网上买才五块九,还包邮。”向晓不是抠门的人,但也忍不住出声。这种做拍下来会很有风险,容易被网上网友骂。
但已经不属于砍价,而是对宰客不公的理论了。
尺绫听这向晓和小摊贩争论吵架,最终以29块的价格成交下来。买完后,向晓拿酒精给尺绫消消毒,才让他戴上。并且抱怨:
“对方净赚28,”
三无牌子、劣质做工,向晓上网购软件看,忍不住继续抱怨:“同款还只用三块钱。”
钱是容姚帮忙给的,他说:“尺绫喜欢就好,先用着呗。”
尺绫是挺喜欢的,就是这墨镜带上后,缝隙容易漏光。他刚刚还看了看其他价位的墨镜,一样是漏光。
他们继续往下走,终于到渔村口,村口有个村长特意站在刻着村名的石头旁,接待他们。
尺绫摘下墨镜,看到一辆很熟悉的黑车。
村长张开手臂,笑道:“欢迎来到西渔村。”
放生尺绫
村长热情洋溢地欢迎他们,尺绫的目光凝望在黑车上,见着反光的车牌,上面写着:aa836。
“热烈欢迎睿男团到我们西渔村做客!来,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