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暗巷共晨晖(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没有过多的告别,一切尽在不言中。三人依次悄无声息地溜出小门,融入尚未苏醒的、危机四伏的街道。

晨光熹微,但并未带来多少暖意。街道两旁的建筑如同沉默的灰色巨兽,窗户大多漆黑,偶有零星早起的人家亮起昏黄的灯光,也很快熄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寂静,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偶尔有穿着厚棉袄的清洁夫拖着粪车走过,木轮压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的辘辘声,更衬得四周空旷死寂。

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沿着墙根的阴影,在迷宫般的小巷中快速穿行。江砚舟的脸色在晨光下显得愈发苍白,每一步都迈得有些艰难,呼吸明显粗重,但他始终强撑着,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路口、每一个窗户,如同警惕的头狼。苏云岫紧紧搀扶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体大部分重量压过来的负担,以及他因忍痛而微微颤抖的臂膀。沈曼笙则断后,不时回头观察,神情紧绷。

“去……哪里?”苏云岫低声问,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来刺痛的清醒。

“必须先……换个绝对安全的地方……联系上程岩……”江砚舟的声音断断续续,气息不稳,“电台……必须尽快修复……上级……在等消息……”

他的话音未落,前方巷口突然传来一阵皮靴踏地的整齐脚步声!

三人瞬间僵住,闪电般缩身躲进一个堆满破旧箩筐的凹角里,屏住呼吸。

一队大约五六人的警察巡逻队,端着上了刺刀的老套筒步枪,呵着白气,无精打采地从巷口走过。他们的目光懒散地扫过空荡荡的街道,并未注意到深藏在阴影中的三人。

直到脚步声远去,三人才松了口气。但心却提得更高。巡逻队的出现,意味着城内的管控在加强。

“不能……再漫无目的地走了……”江砚舟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微微喘息,冷汗顺着鬓角滑落,“得……弄辆车……或者……找个更隐蔽的……中转点……”

沈曼笙蹙眉沉思,快速过滤着脑海中所有可能的安全屋和联络点。但经过昨夜的大搜捕和陈默群的疯狂反扑,大多数已知地点恐怕都已不再安全。

就在这时,苏云岫忽然低声开口,目光望向小巷深处:“或许……我知道一个地方。”

江砚舟和沈曼笙同时看向她。

“跟我父母有关……”苏云岫的声音有些干涩,眼中掠过一丝深切的痛楚和回忆,“我父亲……苏景明,他有个早年一起留学东洋的同窗,姓秦,后来做了律师,事务所就在这附近不远的四川北路上。父亲去世后……我偷偷去找过他一次,想打听弟弟阿宝的消息……他虽然……明哲保身,没有深帮,但看在过去情分上,给了我一点钱,也没声张……他的事务所楼下,有个存放旧案卷的地下储藏室,很小,但极其隐蔽,入口在楼梯背面,几乎没人知道……”

这是一个冒险的建议。那个秦律师是否还可靠?是否会被陈默群查到这条线?都是未知数。

江砚舟深邃的目光落在苏云岫脸上,审视着她眼中的每一丝情绪。他在评估风险,也在权衡利弊。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地址。”他言简意赅。

苏云岫报出一个详细的门牌号。

“走。”江砚舟没有犹豫,做出了决断。信任,在此刻超越了绝对的谨慎。

在苏云岫的带领下,三人更加小心地在巷陌中穿行。天色越来越亮,街上的行人也稍稍多了一些,多是行色匆匆、面带愁苦的底层市民,挎着空篮子,试图去寻找今日可能根本买不到的果腹之物。金圆券带来的恐慌和绝望,清晰地写在每一张麻木的脸上。

他们尽量避开人流,专挑最偏僻无人的小路。有两次,差点与突然出现的警察检查岗哨撞上,都靠着江砚舟敏锐的直觉和苏云岫对地形的熟悉,险之又险地提前避开。

终于,他们看到了四川北路上那栋略显陈旧的西式三层小楼。秦律师事务所的铜牌挂在门口,在晨光中泛着冷清的光泽。楼下的临街店铺都还关着门,整条街道显得十分冷清。

三人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绕到楼后一条堆满垃圾桶的窄巷。苏云岫凭着记忆,在一个极其隐蔽的、被废弃防火梯遮挡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扇几乎与墙壁融为一体的、低矮的铁皮小门。门上挂着一把早已锈迹斑斑的大锁。

“就是这里。”苏云岫低声道。

沈曼笙上前检查了一下锁具,摇了摇头:“锈死了,打不开。强行破坏动静太大。”

江砚舟的目光扫过四周,最后落在防火梯上方二楼一扇没有完全关严的气窗上。“从上面下去。”他哑声道。

这无疑又是一次对体力的巨大考验。但别无他法。

沈曼笙身手最为敏捷,她率先借助防火梯和管道,灵猫般攀上二楼,小心翼翼地从气窗钻了进去。过了一会儿,那扇低矮的铁皮小门从内部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咔哒”声——锁从里面被打开了。

沈曼笙从里面拉开门,一股混合着灰尘、旧纸张和霉味的冰冷空气扑面而来。

门内是一条仅容一人弯腰通行的、向下的狭窄水泥阶梯,深处一片漆黑。

“快进来!”沈曼笙低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