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第20页)
嬴政和吕不韦都是一愣,只觉得遮住眼睛那片叶子“啪”一下就碎了。
——对呀,秦国虽然试行了科举制,却也没把客卿制度废除呀。
吕不韦道:“还有中原百家的学子,落榜也不都是一无是处,只要有一样特别突出的,都可以聘为客卿,将大王求贤若渴之名传遍天下。”
=====
蜀国学子的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就都好办了,五天之后的清晨,由宫中甲士护送着两位上卿,把高中之人的名单贴在了城门口。
科举考试发酵了这么多天,整个咸阳城的人都知道这件大事。如今见榜单出来了,不管是走路的、坐车的还是做买卖的,都停下了自己的事,追着护榜甲士看热闹。
待两张黄榜贴好之后,两位上卿高声宣布这是高中的榜单,右边这张是文举榜,左边这张是武举榜。
大声宣扬了三遍之后,才对看热闹的人群拱了拱手,登车离去了。
但那些甲士却留了下来,轮流大声通报高中之人的名字。人群里议论纷纷,不时有人鼓噪叫好。
好些早起的考生都挤进来看榜,有人在榜上找到了自己的籍贯和名字,兴奋地喊道:“我中了!我中了!楚国陈郡陈象!”
同来的学子立刻恭喜他,还有原本和他不熟的,也都上来攀谈结交,陈象只觉得满面春风。
而他只是个开始,很快就出现了第二个:“咦,我也中了!齐国蓬莱郡申仲!”
然后是第三个:“我也中了,那不是我的名字……”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中榜学子自曝,气氛逐渐被推到了高峰。
然而这还不算完,正在众人欢悦之时,忽然有吹吹打打的声音出现在人群外。这些人个个衣着光鲜,腰间还扎着鲜红的绸带,就算隔着老远也能让人一眼看见。
他们一边吹打着手中的响器,一边往人群里挤。最前面敲锣的那个还一边敲,一天大声呼喊:“魏国安邑庞端学子可在此处?魏国安邑庞端学子可在此处?”
庞端才在武举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还来不及与同伴分享喜悦,就听见人群里有人高喊他的名字。
他疑惑地望过去,高声应道:“庞端在此,不知诸位有何贵干?”
“庞学子果然在此!”为首的举起罗“铛铛铛”连敲了好几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而后,那群人“哗——”就跑上前去,把庞端围在了中央,乐器鼓噪震天,庞端目瞪口呆。
为首那人确认道:“请问,您是魏国安邑人庞端吗?”
庞端回过神来,正色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庞端!”
那人大声道:“庞学子,我们是来给您报喜的,您高中武举第七名武进士,日后必然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一群人一起大喊:“恭喜庞进士,贺喜庞进士!”
“啊,这……多……多谢?”
头一回见这种场面,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好在与他交好的人中,有在蜀国游历过的,在锦官城见过这场面,赶紧拿出钱财替他赏了报喜的人:“同喜,同喜。诸位,这是庞进士请诸位喝茶的,大家都沾沾喜气。”
庞端暗暗松了口气:“没错,大家都沾沾喜气。”
众人又一起道:“多谢庞进士赏——”
为首的收了钱,一行人围着庞端吹了一首极为喜庆的曲子,这才退去了。
这群人刚走不久,就有另一群同样打扮的人挤了进来,一边吹打,一边高声询问:“楚国陈郡陈象陈学子何在?”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本就是来凑热闹的人群看足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