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10220(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15章朝堂骂战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除了扶荔和哪吒出入时,身边总跟着一个皮肤雪白的彪形大汉,和一个喜欢穿粉色裙子的秀美小姑娘。

哦,还有一点和以前不一样。

那就是扶荔和哪吒夫妇,好像在某个瞬间打通了某条经脉,一下子就放飞了,完全脱离了从前“卷”的状态。

现在的两人,对从前热衷的事业只掌总,再定时查看进度,除了底下人遇到了难以跨越的瓶颈,他们几乎不再亲力亲为了。

对此,准备十八岁就成婚亲政的嬴政:“…………”

——踌躇满志要努力奋斗的寡人,显得好傻呀。

可若让他因此改变定下的目标,他会更难受。

又是一年十月一,按照此时的历法,十月初一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嬴政的生辰。

过了这一天之后,嬴政就正式跨过了十六岁,迈入了十七岁。

他委托郑措做使臣,宗室长者渭阳君和蜀国学子杨攀为副使,带领秦国使团跋涉入蜀,向蜀王求取贵女,聘为秦国王后。

虽然中原和蜀中的学子多次往来于群山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但正式派遣使臣建交,秦国是第一个。

哪怕郑氏已经失去了川藏地区大部分的控制权,正在焦头烂额之际,锦官城君臣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拿出了蜀国的最高接待规格。

秦国的正使是蜀国人,两位副使中也有一个是蜀国人,另一个乃是秦国宗室,可谓是给足了蜀国颜面。

虽然蜀国在文化和经济上都强于中原,看待中原时总有些居高临下的意味。

但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的蜀国又到了王朝的末期,正是最为虚弱的时候。九龙、泸定、金川一线往西已成割据之势,嘉陵、南充、苍溪、剑阁等与秦国隔山毗邻的地区也逐渐失控。

郑氏王族可谓是威严扫地,来自中原强国——秦国的重视,不免让蜀王郑锦心生感慨,觉得秦国还算厚道。

但她很快就收回了这份感慨。

——秦国哪里是厚道,分明就是来趁火打劫的!

一个才继位不久,尚未成年的秦王,竟然敢派人到蜀中撒野,公然求娶蜀国王室贵女!

别以为他们蜀国不和中原建交,就不知道中原的规矩。

——诸侯娶九女,作为嫁女的一方,不但要把出嫁公主的两位庶出姐妹陪嫁为媵,还要有三位堂姐妹,三位同性诸侯国的宗氏女,皆陪嫁为媵。

听说有一次齐国嫁公主,因宗室里和公主同辈的凑不齐合适的,连公主庶出的姑姑都陪嫁过去了。

虽然郑锦能够理解,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两国的利益。

但他们蜀国女子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哪一个都有机会变成国家栋梁,又岂能任秦国如此折辱?

蜀王郑锦当堂色变,左右两班文武纷纷起身,指着秦国的使臣就开骂。

这时候的文武,只是职责上有所不同,都是自幼文武双修的人才。能站到朝堂上的,无论是心性、能力还是口才,都是经过重重考验的。

郑措和杨攀还好,她们都是官宦世家出身,俩人自幼耳濡目染,对蜀国朝堂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来之前就做好准备了。

渭阳君嬴傒虽然也被她们俩提醒过,可人绝对想象不到自己没见识过的事,导致他准备不足,很快就被骂得满脸通红,双手掩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特别是听见其中有一人冷笑着问:“既然要结两国之好,何必非得我蜀国宗女出降秦国?我听闻秦国宗室人口众多,正好我王后宫空虚,不如就由贵国挑选几位宗室美男送来蜀中,我蜀国也愿意以后位相待!”

在继承方面,中原和蜀国互相觉得对方倒反天罡。

蜀国宗室女子,就等于秦国宗室男子。

渭阳君只要想想有人敢去求娶秦国宗室男子,就觉得气血上涌。代换到如今的境地,也更觉得无地自容。

郑措倒是有心解释,但蜀国那边人多势众,你一言我一语,叽里呱啦形成声浪,根本没有她下嘴的机会。

甚至还有人拉着她任刑部尚书的母亲,让郑尚书出言教训她。郑尚书苦笑连连,只推说郑措出使乃是公职,她不好以私情裹挟。

郑措见此,只好摆出一副从容淡定的样子,内心苦笑地站在那里挨骂。

杨攀也和她差不多,三个使臣中真正觉得羞愧的,唯有真正的秦国人嬴傒。

好在没过多久,就有内臣通报,说是王后来了。

章节目录